N
新聞資訊
News and information
掌握知產最新動態 創造IP無限價值
粵高循法戰疫專欄第十一期 | 勞動合同合法合規管理(二)
來源:
粵高
日期:
2020-02-28
瀏覽次數:
27
答:視情況認定,一般勞動者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勞動條件,有權對用人單位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但是特殊工作人員除外。?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勞動者拒絕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的,不視為違反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二十八條規定,遇有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事故及其他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時,醫師應當服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調遣。但是,對于特殊工作人員(如醫護人員等),應當服從用人單位相關工作安排。?
2、用人單位因疫情防控需要經許可后要求勞動者提前返崗,勞動者不可以拒絕?
答:勞動者應當服從安排,但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保護,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無正當理由拒不服從用人單位合理安排的,用人單位可以依照規章制度作出相應處理。?
答:由于新冠肺炎具有高度傳染性,因此病人及疑似病人在治愈或排除確診前,應當接受隔離治療或觀察,不得從事任何工作,因此工作范圍受到一定限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條規定,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傳染病嫌疑前,不得從事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該傳染病擴散的工作。?
答:用人單位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勞動者協商一致采取調整工作崗位、調整薪酬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未經協商一致的,任何一方均無權單方變更勞動合同約定內容。但是,在不影響公平合理的前提下,用人單位可對勞動者行使合理、適當的單方調崗權。
5、各地政府文件就延遲復工的要求和規定可能不一致,多地用工的用人單位應擇單位注冊地與勞動合同履行地較高標準執行操作。?
答: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注冊地不一致的,有關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標準、勞動保護、勞動條件、職業危害防護和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等事項,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規定執行;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標準高于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標準,且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按照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規定執行的,從其約定。
推薦服務
-
點擊次數:
0
2025
-
04
-
24
近日,由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組委會主辦的2025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主場活動在北京舉行。宣傳周活動組委會主任單位負責同志、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中央宣傳部部務會成員、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胡凱紅,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白清元出席活動并致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總干事鄧鴻森作視頻致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宮鳴、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于健龍,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碩,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助理總干事夏目健一郎出席主場活動。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主持活動并介紹宣傳周期間組委會各成員單位主要活動安排。今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的時間為4月20日至26日,活動主題為“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將集中展示知識產權對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的支撐促進作用,以及人工智能推動知識產權制度革新、治理效能提升的有關情況,充分體現人工智能與知識產權之間共生演進、雙向賦能、融合發展的緊密聯系。申長雨表示,過去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取得了新的顯著成績。特別是積極回應新領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需要,推動完善人工智能相關知識產權制度規則,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在知識產權領域的運用,推動知識產權工作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知識產權治理效能不斷提升。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工智能和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論述,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完善人工智能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規則,依托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知識產權工作全鏈條,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胡凱紅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版權戰線錨定建設版權強國的宏偉目標,推動版權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版權發展之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給版權帶來了挑戰和機遇...
-
點擊次數:
0
2025
-
04
-
14
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底,廣東發明專利有效量在全國率先突破80萬件,達80.8萬件。近年來,廣東發明專利快速增長,創新資源持續集聚,為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奠定了堅實基礎,呈現出以下四個特點:一是發明專利有效量持續領跑全國,發明專利質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截至2025年2月底,全省發明專利有效量突破80萬件,已連續二十五年居全國首位;截至2024年底,全省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36.77萬件,居全國首位,占發明專利有效量的46.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4.8個百分點。二是戰略性產業集群發明專利創造勢頭強勁,8個產業發明專利數量領跑全國。截至2月底,廣東戰略性產業集群發明專利有效量56.12萬件,居全國首位,占全省發明專利有效量的69.43%。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中,新一代電子信息等8個產業集群發明專利有效量居全國首位。三是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凸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明專利增速較快。截至2月底,全省9.02萬家企業共擁有發明專利70.32萬件,占全省發明專利有效量的86.98%;全國發明專利有效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不含港澳臺)中,6家企業來自廣東;全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明專利有效量同比增長26.81%,明顯高于全省企業總體增速(19.58%)。四是高質量創造促進高效益運用。2024年,全省發明專利許可、轉讓分別有6874次、29647次,涉及發明專利的專利權質押登記金額1387.07億元;在全省專利許可、專利轉讓和專利權質押登記中,發明專利數量占比分別為66.90%、41.51%和34.73%,明顯高于有效專利中發明專利占比(20.54%)。近年來,全省市場監管(知識產權)系統大力推動知識產權與產業發展互融互促,在政策供給、試點示范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多項知識產權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聯合相關部門出臺《關于知識產權助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
-
點擊次數:
0
2025
-
04
-
10
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局,各有關單位: 為做好2025年度廣州市知識產權項目申報工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根據《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關于印發〈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經管省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2024年修訂)〉的通知》(粵財工〔2024〕2號)和《廣州市知識產權工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穗知規字〔2023〕1號)有關要求,我局制定了2025年度第三批廣州市知識產權項目(促進類)申報指南和項目申報書。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單位工作需要,積極開展項目申報工作。附件: 1.2025年度廣州市第三批知識產權項目(促進類)申報指南.docx 2.2025年度廣州市知識產權項目申報書.docx 3.廣州市知識產權工作專項資金項目網絡申報操作指引.docx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5年4月2日
-
點擊次數:
0
2025
-
04
-
09
2024年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以“加快推動專利產業化,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了“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活動以轉化運用為牽引,以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為重點,創新服務舉措、優化服務供給,積極推進專利轉化運用服務對接,各地累計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1.6萬余場次,參與企業20余萬家,路演推介專利3萬余項,推動2萬余件專利實現轉化落地或達成合作意向,達成投融資意向金額200多億元,取得了廣泛影響和積極成效。一、多部門協同,全面提升活動影響力。國家知識產權局先后與陜西省人民政府、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中國科學院、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等地方和部門,共同組織舉辦了4場專利轉化運用服務對接重點活動,推動一批高價值專利實現產業化,有力支撐區域重大戰略、重點產業領域、國家科技重大項目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江西、河南、廣東、重慶、四川、山東等地方聚焦低空經濟、醫藥生物、新型材料、智能制造等領域,組織開展路演對接、金融服務、商圈巡展等各具特色的“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二、多環節聯動,加快推動高價值專利轉化落地。在供給端,引導高校院所積極參與線上線下專利轉化對接,深化產學研合作,強化高價值專利培育和布局,從源頭上優化專利供給質量。在應用端,推動企業利用專利盤活系統,參與轉化對接活動,遴選專利技術和合作團隊,培育專利密集型產品,打造知名商標品牌,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推進重點產業強鏈增效。在服務端,發揮公共服務與市場化服務的協同作用,開展融入式、伴隨式服務,通過實地走訪、現場指導、座談交流等方式,組織惠企活動2000余場次,為高校院所與企業搭建專利轉化對接的橋梁。三、多舉措推進,持續提升專利轉化運用服務效能。各地圍繞產業專利轉化運用實際需求,優化服務舉措,豐富服務內容,推進線上線下活動融合互動;組織開展以專利轉化技能、知識產權管理、知識產權金融等為主要內容的系列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