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關于新形勢下加快建設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局機關各部門,專利局各部門,商標局,局其他直屬單位、各社會團體:?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構建便民利民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的決策部署,努力織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積極推動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制定《關于新形勢下加快建設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的若干意見》,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國家知識產權局?
2019年8月30日
關于新形勢下加快建設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的若干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構建便民利民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的決策部署,努力織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夯實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基礎,積極推動知識產權強國建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現就新形勢下加快建設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決策部署,以便民利民為目標,以整合公共資源拓展服務渠道為抓手,以高效運行機制為保障,加快建設以國家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和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為支撐、區域或專業性信息公共服務節點為主干、社會化信息服務機構為網點的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升知識產權信息傳播利用效能,努力夯實服務知識產權全鏈條的基礎,積極助推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二)基本原則?
——統籌謀劃、分級負責。強化頂層設計,完善網點布局,積極推進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分層分類指導,完善協調工作機制。分級負責,不斷完善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
——需求導向、聚焦關鍵。以社會公眾和創新創業主體需求為導向,提供便利化、高質量的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聚焦基礎數據免費或者低成本開放共享,聚焦基本檢索分析工具免費或者低成本供給,聚焦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主干網絡、重要節點和專業機構建設。?
——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充分發揮政府在公共投入、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主導作用,整合社會資源,推進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主干網絡建設。引導支持行業組織積極構建專業服務機構,高校、科研院所、圖書情報機構等信息服務網點參與承擔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工作。?
——互聯互通、開放共享。加強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國家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和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的匯集中樞和傳輸樞紐作用,實現各地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和各類專題數據庫的互聯互通、開放共享,實現全國一盤棋、全覆蓋。?
(三)總體目標?
到2022年,基本建成主干清晰、門類多樣、內容豐富的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布局日趨合理、服務渠道逐步拓寬、服務內容更加豐富、服務工具漸趨多樣、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有力支撐創新驅動發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基本建成國家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和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提供便利高效的全領域知識產權信息服務。?
——實現省(區、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機構全覆蓋,30%的地級市設立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機構,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行業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構。?
——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分別達到100家。在科研院所、圖書情報機構、行業組織等單位中遴選認定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100家。?
到2025年,全面建成覆蓋廣泛、層級合理、門類齊全、功能強大、服務規范的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知識產權信息采集、加工實現標準化、規范化,專題數據庫建設實現差異化、共享化,各級公共服務平臺一體化,各類專題數據庫網絡化,全面支撐創新驅動發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省(區、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機構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服務功能進一步優化,信息服務人才隊伍進一步壯大。50%以上的地級市設立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機構,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建立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構。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進一步增加,形成橫向聯系緊密、服務相互支撐、門類功能完善的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
二、建立健全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
(四)加快推進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主干網絡建設
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整合優化現行專利信息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建設以各級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所屬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機構為主的主干網絡,發揮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主渠道作用。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部門要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整合系統內外公共服務資源,強化信息公共服務職能,創新信息公共服務形式,拓展信息公共服務領域,豐富信息公共服務內容。各省(區、市)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要統籌本地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強化公共服務機構職能,發揮地區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節點作用;指導各地市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組建地市級綜合性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機構,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設立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機構。引導各類產業園區、試驗示范區、服務業集聚區等設立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機構,為社會公眾和創新創業主體提供便民利民的專業化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
(五)統籌布局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建設
強化部際合作,積極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圖書情報機構、國家中小企業政策信息互聯網發布平臺、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中心等納入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作為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的重要網點,向社會公眾和創新創業主體提供高質量的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積極推進國防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建設,構建軍民融合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引導支持知識產權領域行業組織加強與相關行業組織的橫向合作,面向其會員開展專業領域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鼓勵支持市場化高端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構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或者低成本信息服務。?
在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中,遴選認定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給予重點支持。
(六)積極推進區域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
圍繞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鼓勵支持地方建立跨行政區域的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合作機制,促進區域信息服務體系共建共享。積極推動京津冀資源共享,促進京津冀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一體化、協同化發展。支持長三角地區各省市加強協作,加快構建長三角一體化的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積極推動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中心城市建設高標準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機構,輻射帶動區域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發展。鼓勵開展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協作,支持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信息交換機制和信息共享平臺。?
(七)不斷提升知識產權信息傳播利用效能
加強知識產權信息傳播利用的統籌工作,分層分類指導各類型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積極開展知識產權信息傳播利用工作和知識產權信息利用能力培訓,不斷提升企業和創新創業主體的知識產權信息利用能力。加強知識產權信息資源統籌管理,逐步擴大知識產權信息開放范圍,不斷提升社會公眾和創新創業主體獲取知識產權信息的體驗度和滿意度。加快制訂知識產權信息采集、數據加工標準,積極推進知識產權信息傳播利用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不斷滿足社會公眾和創新創業主體日益多樣化、差異化的知識產權信息需求,促進知識產權信息的共享開放和有效傳播利用。?
(八)健全完善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運行機制
建立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的統籌協調機制,積極推動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的規范化、系統化、體系化,實現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效能最大化。加強各地知識產權數據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統籌協調,建立立項通報機制,積極推進各地建設差異化、特色化的知識產權數據中心、公共服務平臺和專題數據庫,推動各地橫向互聯共享,實現財政資金投入產出效益最大化。建立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經驗交流機制、服務協作機制和成果共享機制,鼓勵支持同類型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機構之間形成協作網絡,不斷提升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整體能力。?
三、強化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的支撐保障
(九)積極推動國家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建設
加強頂層設計,積極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建設工作。國家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作為知識產權信息的匯集中樞和傳輸樞紐,既是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和各地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的數據支撐,也是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的網絡支撐。國家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匯聚商標、專利、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知識產權基礎數據、國際交換數據和部委共享數據,并與經濟、科技、法律、文化等信息相互關聯,實現數據資源的統一性、基礎性、權威性、安全性和共享性,破除“信息孤島”和“數據煙囪”,為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數據支持,形成一體化的網絡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