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當作為 銳意改革 廣州市全力打造知識產權保護優選地 擔當作為 銳意改革 廣州市全力打造知識產權保護優選地]()
2021年,廣州市知識產權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加快推動實施《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十四五”規劃》,在國家和省知識產權局的關心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積極發揮知識產權制度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作用,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創新,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知識產權事業取得了顯著進步。
一、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全面提升。建立最嚴格的知識產權法規政策體系,2021年市委辦、市府辦正式印發《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若干措施》,啟動《廣州市專利管理條例》的修訂。保持“高壓嚴打”知識產權保護態勢,聯合有關部門共組織迎奧運知識產權保護、專業市場、春季地理標志保護等專項行動50余次,市區兩級共辦理專利、商標行政處罰案件1503宗,罰款金額3千多萬元,辦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1973宗。打造高效快速處置機制,與阿里巴巴公司共同開發投訴舉報快速處置平臺,創新性搭建包括權利人、商協會、服務機構、快維中心及電商平臺的維權直達通道,推出“公證云”電子數據保全保管平臺及“公證簽”電子合同簽約平臺。辦理知識產權案件數量和質量位居全國前列,推薦入選省局行政執法典型案例5宗,其中專利、商標各有一件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參評案例。
二、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成效明顯。2021年全市高價值發明專利量3.7萬件,每萬人擁有量達20件。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獎、第八屆廣東專利獎、灣高賽等活動中均取得優異成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首次突破百億元,質押融資項目數量及涉及的專利、商標數居全省第一。發行國內首支純商標許可證券化產品,首單風險補償基金+保險+銀行的“541”模式質押融資貸款成功落地。深入推動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工作,保險總額突破千萬元。繼先后發行4支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后,全市落地知識產權保險產品20類,各知識產權保險投保總額超過15億元。推動建立廣州市首個市級綜合性知識產權社會組織--廣州市知識產權發展聯合會。
三、跨部門跨區域保護銜接機制進一步強化。一是加強協調。加強知識產權與產品質量、消費維權、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銜接,集聚知識產權保護要素資源,全力打造行政執法、司法審判、調解仲裁、行業自律一體的大協同大保護工作格局。廣州市知識產權局與市公安、市檢察院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和完善廣州市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的意見》,從線索通報、案件移送、信息共享、信息發布等方面深化合作,有效解決有案不移、有案難移、以罰代刑問題,去年移送司法機關案件58宗。二是構建機制。與廣州市中級法院和知識產權法院分別簽署合作協議,建立“建議巡查服務”機制加強聯動,共同推動訴調對接工作。三是有效打擊。有效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保護機制,與廣州、香港海關通力合作,率先突破三地法律障礙,成功處理貨值超百萬元涉及粵港兩地的假冒世界著名商標重大案件。
四、企業海外維權機制日趨完善。一是推動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落地全國首單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簽出國內首張千萬保額海外侵權責任險保單,掛牌全國首個知識產權保險中心——中國人保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保險中心,實現了國內首例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賠付。二是建立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體系。設立海外維權專家庫,編印企業海外維權工作指引,開發海外維權援助服務平臺。三是推動重點產業集群建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和保護工作站,為企業“走出去”提供立體式、全方位維權支持。
五、行政裁決標準化建設逐步建立。一是行政執法技術支撐手段多樣。設立了司法鑒定、技術調查服務、電子數據鑒定、公證存證、專項審計等技術服務手段支撐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全年共為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出具司法鑒定65份,出具技術調查咨詢意見19份。二是創新辦案方式。探索開展書面審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新方式,印發了書面審理工作指引,率先建立了統一的書面審理工作機制。三是加強規范。制定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和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兩個團體標準,推動制定《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和保護工作站服務規范》及專利糾紛訴調對接管理規范兩個地方標準,制定印發了行政裁決案件案卷歸檔工作規范。
下一步,廣州市知識產權局將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局、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扎實推動我市知識產權工作再上新臺階。一是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范城市建設。完成《廣州市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綱要(2021-2035年)》編制工作,爭取以廣東省政府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名義聯合印發《中新廣州知識城深化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實施方案》。推動廣州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范城市、示范園區、示范試點縣(區)建設工作。二是積極創建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打造全國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廣州市將全面啟動“廣州市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工作,努力將廣州打造成知識產權訴訟優選地、專業領域知識產權保護標準策源地、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地以及知識產權文化傳播特色區,爭取率先在全國形成“廣州示范經驗”。三是以五維知識產權大保護煥發千年商都新活力。結合廣州作為千年商都、國家中心城市以及打造國際消費城市的新形勢要求,在繼續擦亮廣州展會知識產權保護金字招牌的同時,全力推動電子商務、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新開展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著名景點、地標名稱、老字號等社會公共資源商標品牌知識產權重點保護,全力開展商圈知識產權保護試點,在天河商圈探索商圈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組建區域原創品牌聯盟,營造誠實守信消費環境。